海南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导语 一年一度的中秋即将到来,庆祝中秋,海南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本文为你详细介绍海南各地区的风俗习惯。

  海南中秋风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一、海口:全家团圆拜“月娘”

  中秋佳节,团圆是海口市民过节的主题,而祭祖同样重要。每年中秋佳节当天,一大早起来就要将事先准备好的月饼摆在祭桌上,月饼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必须是七星伴月,通过月亮传递哀思。

  此外,在家的妇女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饭时,小辈们都会说祝词,多是祝长辈健康,顺利之意。晚上是重头戏,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点燃香烛,拜月赏月两不误,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

  二、儋州:举办民歌节

  海南儋州的中秋节也叫民歌节,正如儋州流传一首民歌:“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家家都有民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儋州中秋民间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赛和“赏月”等项目。对歌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赛歌活动一般为下午三点到六点,到了晚上又是一番风情,男女歌手一起对唱情歌,抒发男女之间的永恒爱情。

  三、五指山:黎族人“调声”过中秋

  五指山市最早叫通什村,五指山市的黎族人是海南最早居住黎族人的分支之一,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黎族人是不过中秋节的,但后来渐渐汉化,黎族人也吃月饼赏月。黎族人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每逢此时,各集镇村庄便会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彩扇、织锦、服饰等。入夜则聚集在火堆旁,烤食野味,饮酒赏月唱歌,未婚青年则借此良机挑选伴侣互送信物。

  六、澄迈:吃特产求五谷丰登

  澄迈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澄迈县农产品物种丰富,花生、地瓜、芋头、木薯等。

  澄迈农民勤劳肯干,所以每年中秋除了吃月饼,还会将自家的花生、地瓜、芋头等农产品煮上,全家共同品尝。此外在中秋节当天,当地人还要拿桂花吃,祈求健康。

  七、琼海:放天灯祈福

  海南的天灯,与内地的天灯(又称“孔明灯”)有所区别。在海南东部许多村落,中秋节放天灯是这些村落或者某一宗族迎月、贺月的重要仪式。

  据琼海一些老手艺人介绍,天灯的主要做法是用竹篾和白纸事先糊出一个水桶般大小的外形酷似灯笼的一个小型天灯,然后再将这些天灯用绳子垂直连接成一条“火龙”,将其挂于高处。每当月上枝头,夜空晴朗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就会将天灯从各个角落升起,此时,村庄里的人们都会走出家门,站在街中庭院里观赏天灯。

  八、临高:特有的风俗逗月

  逗月,是临高中秋特有的风俗,这天晚上,各家的小孩子们都会点起香插在月饼上,跑到祠堂前去请月老,赶天狗。

  祭完祖,长辈刚把月饼摆上席,孙子、外孙们就争着要香去逗月。同村的小伙伴们早就等不及,男孩子们将香点上,插在月饼上,唱着儿歌比谁的饼大,谁的饼香;女孩子们将月饼放在一边,玩起跳绳,比谁的绳跳得高;大人们围拢起来,聊起家常。人们还会相邀好友出门去临高角赏月。

  九、三亚:沙滩祭月

  在三亚,人们每到中秋时节都会到沙滩上用一柱柱香围成一个个小圈子,并点燃香烛,用月饼、水果等可口的美食拜月祭神,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彼时明月高照,漆黑的海面上投下皎洁的月色,美不胜收。而男女老少们坐在沙滩上,吃月饼、观月色,一时间布满整个沙滩,场景壮观无比。

微信搜索公众号海口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中秋】可获中秋活动、景区推荐、预约及门票、免费活动、车展、防疫、天气及赏月地点等。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