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里面有什么好玩的?
导语 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是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之一。里面有什么景点?有什么好玩的?一起来看。
景点详情
1、春梦湖
苏轼(亦称苏东坡)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其一生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亦好游湖泊山林,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山水湖泊的名词佳作。其中,《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等等代表作品也是让人耳熟能详,朗朗上口。
游客在碧波荡漾的春梦湖上泛舟,感受夏日莲开,荷香四溢。春梦湖原称为“东坡溏”。相传,苏东坡居儋时在东坡书院设帐讲学,书院前面有一个“大池溏”,闲暇之时常常信步到池溏边观赏野花和水鸟,吟诗弄月,与在田里劳动的农人交往。久而久之他就亲手在池中播种自己喜爱的荷花,荷花盛开的时候,苏东坡就会到池溏边赏花吟诗,并写下“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的优美诗篇寄托自己的心绪。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居儋的功业把这个大池溏称之为“东坡溏”。
游船体验不仅能让游客了解关于船舶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能让游客切身去感受苏东坡本人在关于描写游船或山水湖泊之间的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及情感,对于了解“春梦湖”的建设意义及加深了解苏东坡本人的生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4年景区经过对“东坡溏”进行治理开发,增设了栈桥、柳堤、棠棣亭、木栈道、观湖台、游船码头等景观。后将“东坡溏”更名为春梦湖。“春梦”一词,源自于一则“苏东坡与春梦婆”故事。
春梦婆是北宋时期儋州当地一位能歌善言的农妇,家住州城东郊,常负大瓢,行歌田间。相传苏东坡拜访黎子云从东郊回城,路遇一位老妇人,正手提着竹篮子给田地里的丈夫送饭,她一边走着一边唱着山歌。东坡一见老妇人的衣着打扮,就笑着调侃道:“云鬓蓬松两腕粗,手携饭榼去寻夫”。春梦婆不假思索随口答道:“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东坡一听,大惊失色,忙问:你识得我?老妇人道:虽然没有见过,但早就听说过,州城里来了位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苏东坡随口问道:“阿婆,你认为这世事如何?”农妇答道:“世事就像一场春梦。”东坡又问:“为何这样认为?”农妇说:“内翰昔日富贵,不过是一场春梦而已。”苏东坡悟醒道:“阿婆,你说的真对!”于是就给这位心直口快、又深谙世事的农妇取号“春梦婆”。
苏东坡年轻时也曾经有一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春梦”一词引喻为人生易逝,富贵如梦之意。春梦婆是儋州聪颖智慧女性的代表。
2、快意亭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他是词人、诗人、散文大家、书法家、画家,且在每一领域的成就都登峰造极。但他的一生经历坎坷,无论是在“乌台诗案”中受到构陷,还是几次迁徙流放,人生大起大落,他依然坦然道:“问汝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在流放的逆境中充满乐观的情绪,以不安定求安定,寻找平常生活里的简单的快乐。他的《谪居三适》诗以晨起理发洗头,中午小睡,晚上濯足为“三适”,在谪居中,以一片光明心安然于非梦非觉的境界中,对窘困失落的贬官生活泰然自若。表现了苏东坡睿智旷达、快意心间的人生哲学。
3、东坡桥
相传苏东坡居儋期间在东坡书院设帐讲学,学子从城内到东坡书院要走过弯弯曲曲的“东坡路”,在“东坡路”的东端尽头,离东坡书院不远处沟壑纵横,每当山洪暴发群众出行不便,学生也无法上学。于是,苏东坡就发动学生和周边的群众一起动手伐木搭建了一条简易的木桥,方便行人过往。随着岁月的更迭,东坡桥改铺成石桥,后来又改建为水泥桥。桥跨度不大,仅有5米,宽8米,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把便桥称之为“东坡桥”。现在经过扩建的东坡桥,横跨宽阔的春梦湖,驻足于东坡桥,远眺东坡书院一排排古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端庄秀丽,近看春梦湖碧波荡漾,白鹭腾飞,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4、放生池
元符二年(1099)二月二十四,苏东坡在城南桄榔庵附近买下二十一尾鲫鱼,到昌化军城北宜伦江南岸一位姓吴的人家附近浣纱石下进行放生。参加放生的有居于吴氏馆的老人刘某,南海符某,儋耳人何旻,以及王介石、王懿、许琦等六人,还有一些抬木盆及其他作杂事的人。由客居吴氏馆的陈宗道因缘说法念《金光明经》,将鲫鱼放归大自然。“其鱼皆随波赴谷,众会欢喜,作礼而退。”这篇《书城北放鱼》记录了苏东坡组织众人念佛放生的过程,体现苏东坡随遇而安,随缘放旷的人生境界。
5、劝和园
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功业显著,深得民心。其一就是劝导汉黎人民团结和睦。当时海南境内黎汉杂居,长期来,黎族深受汉族官吏的欺压。据《汉书·地理志》卷末风俗云:儋耳、珠崖“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陵之,故率岁壹反。”
苏东坡目睹当地汉人经常压迫欺凌黎人,黎人经常偷袭抢劫汉人聚居的城镇,汉黎两族之间互不信任,矛盾深积,动辄纷争四起,摩擦不断,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黎族同胞被欺压的现实,统治阶级想出种种“平黎”的措施,但都不济于事。苏东坡深入黎人之间,认真倾听他们心声,了解他们处境,认为“黎人之性,墩原木讷,无文符契之用,刻木结绳而已。故华人欺其愚而夺其才,彼不敢诉于吏。”意思是黎人个性质朴,本性温良,黎汉对立的主因乃是汉人凭籍势力,欺负生黎。
为此,他在诗文创作中常常提出“咨尔汉黎,均是一民”、“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等民族团结理念,在官府决刑讼之事不公正时,他撰写长文积极为黎人被告伸冤。他常言,二族皆是大宋子民,同为一家,盼黎汉能和睦共处。为黎族同胞声张正义,主张民族平等的,苏轼是第一人。
6、劝学园
苏东坡到儋州时,儋州的学风不盛。东坡去城东学舍考察写下《和陶示周掾谢》诗云:“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未臻。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苏东坡看到学舍一片荒凉,学舍的先生已缺饭食,学生四散尚未回来,屋内空无一人。先生忍着饥饿与东坡交谈,令东坡十分感动。苏东坡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文人学士,为此,他决定要收授生徒,设帐讲学,传播中原文化。苏东坡在儋州三年,办学堂,
自编教材,他与百姓交朋友他大力倡导读书,挨家挨户去发动家长把孩子送的学堂读书。第二年五月,儋州的教育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时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弦歌四起,东坡看到了南荒希望的曙光。经过努力培养了海南第一个举人姜唐佐,才有了儋州人符确考中进士的历史。儋州文化的兴起,是苏轼敷扬文教的结果。《儋县志·选举志》载:“吾儋自宋苏文忠开化,一时州中人士,王、杜则经术称贤,应朝廷之征聘,符、赵则科名济美,标琼海之先声。迄乎有元,荐辟卓著。明清之际,多士崛起……人文之盛,贡选之多,为海外所罕见。”《琼台记事录》也载:“宋苏文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
7、载酒亭
载酒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载酒亭为重檐结构,上檐四角,下檐八角,十二根圆柱支撑起翠顶,典雅古朴。亭内镶嵌有8 幅木刻画,描绘着东坡居儋生活、交友、授徒、离别等情景。
头顶这幅“鱼鸟亲人”匾额:由清朝的儋州知州张霈题写。出自苏东坡《留别雩泉》中的诗句:“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寓意东坡认为儋州不仅山川秀美,人心友善,就连鱼鸟都懂人情,解人意,与人亲近。
载酒亭有两副楹联,其一是:
我也十年读书,经济文章自愧不如苏学士;
地乃一州胜境,湖光荷影遗踪堪想黎先生。
此联是清朝进士、儋州知州罗栋材撰写。
其二是:
一代文忠,赤壁遗篇,皓月经天光遮北宋;
千秋圣德,桄榔留迹,春风化雨惠泽南荒。
此联由海南省人大副主任陈海波撰写。
8、载洒堂
首先请看“先生悦之”匾:由近代书法家王铎声所题。“先生悦之”的意思是:创建载酒堂是东坡先生高兴和欣慰的事情。
“载酒堂”建于北宋元符元年即公元1098年,也就是苏东坡到儋州的第二年。有一次,苏东坡受昌化军军使张中(当时儋州的地方长官)之邀,一起去拜访黎子云。交谈中,大家提议在黎子云住宅旁边建一座房屋,作为东坡设帐讲学、文友聚会的地方,苏东坡非常赞同这个倡议,并带头凑钱,还借用“载酒问字”的典故为房屋取名“载酒堂”。
他在《和陶始春怀田舍二首并引》中记载:
儋人黎子云兄弟,居城东南,躬农圃之劳。偶与军使张中同访之。居临大池,水竹幽茂。坐客欲为醵钱作屋,予亦欣然同之。名其屋曰:载酒堂。
苏东坡在载酒堂设帐讲学,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姜唐佐和第一个进士符确,形成了“人知教子,家习儒风,青衿之士,日以增盛”的局面,对海南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载酒堂”匾为清代书法家张绩书写。
9、东坡塑像
中间是苏东坡。左侧是黎子云。他既是苏东坡的学生,又是苏东坡在儋州交往最深的朋友。当年,军使张中因为关照苏东坡被罢职坐黜,苏东坡被逐出官舍,失去栖身之所,就是黎子云等黎人伸出援手,帮他在桄榔林中建起三间庵舍;也是黎子云献地出资又出力,才有了如今的载酒堂。
右侧的英俊的小生名叫苏过,是东坡的小儿子。1097年东坡被贬儋州时,苏过只有25岁,正值争取功名的大好年华,但是,为了照料东坡的生活起居,苏过独自随父渡海,与东坡相濡以沫,度过三年的艰难岁月。
10.坡仙笠屐图
《坡仙笠屐图》的作者为南宋画家钱选。据记载,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黎子云,路上遇到下雨,于是向农家借用竹笠和木屐,穿戴起来怪模怪样,惹得妇女儿童相随争笑,农家的狗也对着他吠叫。苏东坡也乐了,说:“笑所怪也,吠所怪也!”从宋至今,《东坡笠屐图》的版本很多,包含北宋李公麟、南宋钱选、明朝唐伯虎、近代张大千、范增都画过。流传很广,但东坡笠屐的故事的发生地在儋州。
10、芒果树
这棵芒果树植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枝繁叶茂,使整个庭院凭添幽静和清爽。每年夏季,树上还会结满金灿烂的芒果,而且特别香甜,是非常珍贵的馈赠礼品。
11、东坡祠
东坡祠俗称“大殿”,始建于元朝延佑四年(1317年),地点在城南的桄榔庵, 1326年迁至现址。
上方“海外奇踪”匾额为清朝儋州知州罗栋材题写。意指东坡在海南的行踪是一次非常奇妙的游历。
“一代传人”匾额为清代书法家张绩书写。张绩是中和镇本地的进士。
殿中央的东坡闲适铜像是儋州市政府2015年立于大殿的,由雕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宝森设计。东坡悠闲自在地坐在木椅上,手握书卷,目光注沉静地凝视远方,表现出东坡面对苦难泰然处之的精神世界。
上方“鸿雪因缘”匾额是由原广东省书协主席秦萼生书写。匾额源自东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诗句。苏东坡流放儋州扔不遗余力传播中原文化,提倡移风易俗,推动社会进步,可以说是“东坡不幸海南幸”,苏东坡与儋州的这一段“鸿雪因缘”将永载史册,万古流芳。
大殿楹联:
灵秀毓娥眉,综观历代缙绅,韩富以来如公有几?
文明开儋耳,遥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
此联由清朝儋州最后一名进士王云清撰写。他曾在东坡书院任教。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苏东坡书法的代表作,在我国书法史上有极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帖真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第一首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第二首诗):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
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帖上有很多印章,是历代名家收藏所盖,包含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后面是他弟子宋朝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提的拔。
12、西庑廊
这里收藏的主要是苏东坡的代表作和与儋州有关的诗词。
《别海南黎民表》
是苏东坡获赦北归、离开儋州时写给黎子云的赠别诗: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此诗表达了苏东坡与儋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把儋州当作了自己的家乡。
《食蚝贴》
己卯冬至前二日(己卯年冬至前两天),海蛮献蚝(海边的渔民赠送生蚝)。剖之(将它剖开),得数升(有数斤的样子),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蚝肉与浆汁加上水再佐点儿酒一起煮),食之甚美(吃起来特别美),未始有也(真是从来没尝过的美味)。又取其大者(又取其中的大个儿的生蚝),炙熟(用火烤熟),正尔啖嚼(边烤边随口吃),又益■煮者(又加上什么一起来煮,残缺的字应该是某种配菜)。海国食■、蟹、■、螺、八足鱼(海边的人吃蟹、螺、八足鱼,空缺的地方肯定也都是海鲜),岂有献■(哪有送这什么的?缺字可能就是“蚝”)每戒过子慎勿说(我常告戒苏过不要随便乱说),恐北方君子闻之(担心北方的那些官员们知道了),争欲为东坡所为(争着像我这样),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都要求贬到海南来,分享我们的这些美食呢)!
这幅苏轼《自题金山画像》,是1101年5月,东坡北归途经镇江,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10年给他画的肖像还在寺里,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用这首诗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两个月后,苏东坡就不幸在常州病逝。
13、东庑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访过东坡书院,这些都是他们参观东坡书院时的珍贵照片。
14、书院收藏重要碑刻
田汉是我国的戏剧大师,还是我们国歌的歌词作者。1962年5月田汉访问东坡书院时挥毫作诗两首,抒发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
1962年邓拓寻访载酒堂时题写。诗中特别提到他收藏的苏东坡《潇湘竹石图》一事。1964年,邓拓将这件珍贵的艺术瑰宝捐献国家,现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明代诗人张楷于嘉靖九年(1530年)撰写:
松林山下万松冈,岁晚空留载酒堂。
千载风流苏别驾,乾坤双眼正茫茫。
苏别驾就是当时苏东坡在海南的官职,当时朝廷给他立了三条规矩,“不能吃官粮,不能住官屋,不能签批公文”实际上是个虚职。
郭沫若与苏东坡同是四川人,1961年,郭沫若专程访问了儋州古郡,诗碑上的这首七言诗是郭沫若寻访东坡书院时题写的:
东坡居士曾居此,朝夕常思返蜀山。
深幸我来千载后,欣看质变数年间。
胶源浩荡森林海,香韵芬芳极乐园。
三面红旗照耀下,天涯无处不奇观。
这块碑“文革”中被砸断,1984年根据的郭沫若手迹重刻。
东坡先生祠记”碑
此碑为元代遗物,是东坡书院重要的馆藏文物之一,也是镇院之宝,由元代四大家之一的范梈于延祐六年(1319年)记并书写,已成为传世之作。“文革”期间,这块碑被当地农民悄悄抬出东坡书院,挖土深埋地下,才躲过浩劫。碑座为1984年重置。
15、钦帅泉
这口古井名叫“钦帅泉”,据说是苏东坡当年与学子煮茶用的水井,明代经过疏浚,正式命名“钦帅泉”。这口古井一年四季从不干涸,清澈甘甜。大家可以打上一桶“文化圣水”,饮上一口,洗一洗手,沾一沾“苏学士”的才气,是学生,愿来年“金榜题名”,是公务员,愿才如泉涌,前程似锦!
“钦帅泉”也叫“酒井”,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附近有一位妇人,家里很穷。一天,她来钦帅泉挑水,唉声叹气地说:“要是井水能变成酒水该多好啊!”夜里,东坡托梦给她:“从明天起,井水就会变成酒,你挑去换钱度日吧。”第二天,妇人将信将疑来到井边,果然井水变成了香醇扑鼻的美酒。她从此富裕起来。可是她还嫌不够,埋怨说:“井水变酒好是好,要是再来些酒糟让我喂猪就更好了。”于是,苏东坡再次托梦给她,说道:“天高不为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酒无糟。”从此,井水再无酒味儿。它告诫人们,做人切忌贪心。
旁边这块钦帅泉碑为明代遗留,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由当时的知州陈荣选立碑并撰写碑文。他在任期间,修缮了载酒堂,增建了载酒亭、钦帅堂,还编辑出版了《苏文忠公居儋录》,对保护东坡遗产功不可没。
16、钦帅堂
“钦帅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钦帅堂”内有苏东坡坐像,供人们祈福瞻仰。游客可以求一枚“平安符”,来表达对亲人的一份挂念,一份期望,一份祝福。塑像上方的“一代文宗”匾额,由书法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启笛书写。
“钦帅堂”内开设有拓片制作体验项目,将《坡仙笠屐图》、《月梅图》等珍贵文物及书画制成拓片作品,体验中国的传统技艺。此外,还备有笔墨纸砚,有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进去写幅字,亮一亮才艺,也可以买些字画或艺术品作纪念。
17、狗仔花
狗仔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卉,这种花只有在东坡书院才可以见得到,不但名贵稀少,而且花也开得奇妙。关于狗仔花,有一个有趣儿的故事。相传王安石曾写过这么两句诗:“明月当空叫,五犬卧花心。”苏东坡看见了,认为写得不符合现实,明月只有照,哪能叫?狗只能卧在花荫,哪能卧在花心?于是便给改成了“明月当空照,五犬卧花阴。”后来苏东坡被贬儋州,在载洒堂亲眼看到了狗仔花,并且见到了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凌空而叫的明月鸟(一种山麻雀),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原来是错改了王安石的诗。“狗仔花”也因这段铁事而名扬天下。
狗仔花开花的时候,绽开的花瓣内有5个小花蕊,形似5只小犬头顶头卧坐一团,头、身、尾俱全,因此叫做“狗仔花”。
18、东坡私塾
苏东坡在载酒堂设账讲学,向儋州子弟传播中原文化,并且吸引了许多内陆学子纷纷前来求学,使儋州成为当时全岛的文化教育中心。
大家现在看到的东坡私塾,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东坡先生当年所使用的文房用品、教材典籍以及北宋时期的各种礼乐器具。2018年,东坡书院先后被定为“海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教育基地”,东坡私塾开设有研学课堂,学生穿宋服,进私塾,学礼仪,拜孔子,吟诵东坡诗词,来一次时空穿越,真实体验古代孺生学习场景。
北宋时期,当地的黎人思想落后,迷信盛行,他们用珍贵的沉香从内陆换取耕牛,常常是“一牛博香一担”,换来的牛却不用于农耕,而是搭起祭坛,杀牛祭神,导致农业生产一直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苏东坡对这此十分痛心,专门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等文章,劝导黎族同胞革除陋俗,珍惜耕牛。在他不遗余力的教化和启迪下,这种“杀牛祭神”的陋俗才得以杜绝。雕塑上的《减字木兰花》是东坡为儋州人民创作的一首咏春词,他用欢快的笔触描写了儋州绚丽的春光,也寄托了他对儋州人民的美好祝福: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30周年大会讲话中就引用苏东坡“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的诗句,称赞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并且指出:“海南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20、东坡笠屐铜像
东坡铜像取材于《东坡笠屐图》,他头戴斗笠、脚穿木屐、旷达乐观、入乡随俗、与民相亲的形象,永远活在儋州人民的心中。东坡笠屐铜像的创作者是我国著名雕塑家李汉仪先生。被称为海南三大雕塑之首。汉白玉基座正面的“东坡居士”四个字,是郭沫若的手迹。
21、陈列馆
“陈列馆”三字由著名的书法家商承祚用金文题写。
陈列馆主要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事迹、 年谱和行踪示意图,重点介绍了苏东坡的居儋功绩。
22、东坡香文化
苏东坡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是我国著名的和香大家,“东坡闻思香”、“雪中春信香”便是苏东坡的经典香品。东坡香文化馆陈列有各种香品和精美的用香器具,还有香师现场表演古韵悠远的篆香艺术,展示古人们高雅的用香方式,展现了我国香文化的无限魅力,置身其中,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微信搜索公众号海口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东坡】可获海南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游玩攻略、交通指南、购票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