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南中秋习俗有哪些
导语 海南岛民的中秋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独特习俗,海南各地居民因为历史发展不同中秋节的习俗,也呈现了千姿百态的模样。
2024海南中秋习俗有哪些
放天灯
海南的天灯,与内地的天灯(又称“孔明灯”)有所区别。在海南东部许多乡镇,中秋节放天灯是这些乡镇或者某一宗族迎月、贺月的重要仪式。琼海、文昌是有名的侨乡,人们中秋时思念海外亲人,会通过放天灯祈福的方式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用小小天灯,祈愿他乡至亲一切安好。每当月上枝头,夜空晴朗的时候,乡里各家各户就会将天灯从各个角落升起,大家都会站在街中庭院里观赏天灯。(温馨提示:为避免因燃放“孔明灯”而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请大家按规定在指定区域内燃放“孔明灯”。)
“拜”月娘
拜月,拜的是月娘,相传是掌管月宫的神明。海口人的中秋,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人们供奉月饼和瓜果,祈愿家宅平安,幸福美满。小孩子们拿起各式各样的盆子,争先恐后地来到房前屋后的树下等“嫦娥”,拜“月娘”。
逗月
逗月,是临高中秋特有的风俗。小孩子们点起香插在月饼上,跑到祠堂前去请月老。祭完祖,长辈刚把月饼摆上席,孙子、外孙们就争着要香去逗月。同村的小伙伴们早就等不及,男孩子们将香点上,插在月饼上,唱着儿歌比谁的饼大,谁的饼香;女孩子们将月饼放在一边,玩起跳绳,比谁的绳跳得高;大人们围坐着,聊起家常。人们还会相邀好友出门去临高角赏月。
祈丰登
澄迈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勤劳能干的澄迈农民,中秋除了吃月饼,还会将自家的花生、地瓜、芋头等农产品煮上,全家共同品尝,祈求五谷丰登。此外在中秋节当天,当地人还要拿桂花吃,祈求健康。
举办民歌节
在有着“诗乡歌海”美誉的海南儋州,中秋歌会已经成为当地一年一度不可缺少的盛大活动。很久以前,儋州地区的青年男女就把中秋节当作追求幸福生活的节日。海南儋州的中秋节也叫民歌节,正如儋州流传一首民歌:“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家家都有民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这一天人们盛装打扮,穿着各种颜色的衣裳欢聚在集市上,唱起儋州调声,大家对唱、合唱、独唱,赏月对歌,直至天明。
水上浮针
在海南北部还流传着中秋水上浮针的民俗。在这天,女孩子们一般要在妈妈的指导下,祈求嫦娥姐姐赐予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中秋月夜凌晨,月亮最圆最亮之时,母亲们就会端上一碗水,拿水面上放一片薄纸,纸上放一根针,慢慢使纸浸透往下沉,针便可浮在水面上了。说据说能顺利完成浮针任务,说明这个女孩心灵手巧,能收到月娘赐予的好运。
祭拜月亮
滨海而居的三亚人,每年中秋都到沙滩上祭月,带上月饼和柚子,在沙滩上燃香拜月。柚子谐音“佑子”,有保佑孩子的寓意。彼时明月高照,漆黑的海面上投下皎洁的月色,美不胜收。
“调声”过中秋
五指山市最早叫通什村,五指山市的黎族人是海南最早居住黎族人的分支之一,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黎族人是不过中秋节的,但后来渐渐汉化,黎族人也吃月饼赏月。黎族人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每逢此时,各集镇村庄便会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彩扇、织锦、服饰等。入夜则聚集在火堆旁,烤食野味,饮酒赏月唱歌,未婚青年则借此良机挑选伴侣互送信物。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海口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中秋】即可获取海口中秋节活动汇总、优惠购票/预约入口、出行游玩攻略等。